【上海健康播报第四期】孩子的运动损伤有哪些特点?如何预防?

微信图片_20250528161927.jp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戈允申:孩子的运动损伤与成人相比,主要有4点差异:

一是骨骼结构较脆弱。孩子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骨骺较脆弱,容易因过度运动或受到外力冲击而受损。

二是柔韧性较高但肌肉力量不足。孩子的关节韧性较好,但肌肉力量相对薄弱,运动时更容易因肌肉疲劳或姿势不当而导致拉伤。

三是动作协调性欠佳。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孩子可能存在动作不协调的问题,更容易因跌倒或姿势错误而受伤。

四是心理因素。孩子在运动中往往容易兴奋,可能低估风险或忽视安全措施,容易过度疲劳或发生脱水等问题。

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做好6个保护措施:

一是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避免进行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高强度运动,选择适合其年龄和身体发育阶段的活动,如跳绳、慢跑或简单的球类游戏。

二是充分热身和放松。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如伸展运动、慢跑等,有助于降低受伤风险;运动后进行静态拉伸,有助于缓解疲劳。

三是佩戴必要的护具。参加踢球、滑板或骑车等运动时,让孩子佩戴护膝、护肘和头盔等防护装备;针对肌肉及软组织多发损伤部位,可使用肌内效贴来防护。

四是保证场地安全。确保运动场地没有危险障碍物或潜在风险,如尖锐物或湿滑地面。

五是培养正确的运动习惯。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术动作,避免因姿势错误而导致慢性损伤。

六是定期评估身体状况。关注孩子身体发育情况,定期去医院检查骨骼和关节是否健康。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