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陈老伯被颈部巨大神经鞘瘤困扰多年,肿瘤直径近8cm,像一颗定时炸弹般藏身在颈部的血管和神经“丛林”中。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历经5小时“抽丝剥茧”,终于成功拆除了这颗“炸弹”,让陈老伯重获新生。
颈部肿块竟是“隐形杀手”
近几个月来,陈老伯因发现颈部肿块而愁眉不展。起初只是觉得脖子有点不舒服,后来肿块越来越大,出现了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难题。家人带他辗转多家医院,最终在仁济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巨大颈部神经鞘瘤。影像学检查显示,这颗肿瘤直径近8cm,位于颈前区,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压迫着食管、气管、颈动脉和迷走神经。
葛建伟主任介绍,颈部神经鞘瘤虽属良性肿瘤,但陈老伯的肿瘤体积巨大且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手术切除极为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多学科会诊联手“排雷”
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迅速组织了多学科会诊,为陈老伯量身定制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颈前入路手术方式。“颈前入路就像打开一扇‘窗户’,让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降低手术风险。”葛建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还特别提到,医生要像“拆弹专家”一样,小心翼翼地分离肿瘤与血管、神经,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5小时的精细操作,肿瘤被完整切除,术中出血量极少,未输血,也未损伤重要神经和血管。一周后,陈老伯顺利出院,神经功能改善,未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