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2025年“世界口腔健康日”主题活动暨优秀口腔病例交流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牙周炎是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除了导致牙龈肿胀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外,与心、肺、大脑等多个器官都是相互关联的,一定要早治。”“老感觉牙齿有些松动,吃东西怕冷怕热,不知道出了啥问题。”“医生,您看我是长智齿了吗?”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更是增强公众口腔健康意识、提升公众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营造重视口腔健康社会氛围的重要节点。当天下午,“实干创卓越,创新跃未来”——世界口腔健康日主题活动暨优秀口腔病例交流展示活动,在长风新村街道白兰片区举行。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奉典旭主任、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蒋欣泉院长、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办事处孟祥晨主任、普陀区医学会王梅芳秘书长等相关领导出席。

320新闻通稿(0320)360.png       活动在上海市口腔病防治联合体、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普陀区口腔公共卫生条线同仁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学术创新+健康惠民”双轨模式,集中展示区域口腔医学发展成果,打造全民口腔健康服务新标杆。

在现场的优秀口腔病例交流展示活动中,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陈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陈振琦主任医师、普陀区眼病牙病防治所陆卫青主任医师与青年医师一同开展学术交流,有力地促进了青年医师的专业成长与技能提升。

 普陀区眼牙防所陆舫所长表示,关注口腔健康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有效清洁口腔卫生;减少高糖食品、饮料及碳酸饮料的摄入;警惕牙周炎,每年定期洁牙;积极防治根面龋,及时拔除残冠、残根;及时修复缺失牙齿。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年需要至少一次常规全口检查并牙周维护。

活动中,主办方还为市民开设了互动游戏环节、现场专家咨询以及全年龄段口腔健康科普宣教。

320新闻通稿(0320)800.png       陆卫青医师表示介绍,儿童龋病一旦发生,很少是一颗牙,通常是多颗牙一起发生。除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外,牙齿发育不好、窝沟较深、排列不整齐等也容易造成龋齿。儿童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患龋风险较高的儿童应增加检查频率,3个月左右检查一次。家长要培养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和帮助孩子刷牙,要善用牙线,把牙缝清洁干净。

活动现场还揭晓了“2024年普陀区口腔病例大赛”优胜奖名单,张炜亮、杨旭、胡仲琳等10位青年医师获此殊荣,并举行了赠书仪式,标志着区域口腔诊疗经验的系统化沉淀与共享。

320新闻通稿(0320)1049.png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