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并非简单的“减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强调,我国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构建政府、行业、单位与个人的“四方责任”体系。

体重管理并非简单的“减肥”,而是由专业医师或营养师根据个体特征(如体脂率、代谢水平、健康状况),制定的涵盖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及心理干预的个性化方案,并长期监测与调整的综合性健康管理方式。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调节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改善代谢功能,预防超重肥胖及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在2021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成立了肥胖专病门诊。该门诊的成立旨在于针对肥胖及相关并发症进行标准化评估,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同时进行全程管理,有效降低并维持体重,实现全面的健康改善。该专病门诊可以进行肥胖病因的筛查、并发症的检测、生活方式的干预及指导、减重药物的治疗。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而且通过预防和管理降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和减轻医疗系统负担。

体重管理非短期行为,需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盲目节食或滥用减肥产品可能损害健康,建议在专业指导下科学减重。个人应避免盲目节食或滥用药物,从‘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做起。

慢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控制好体重,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将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过度肥胖会导致血脂、血压等出现异常波动,不利于疾病恢复。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