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创新引领,让市民更有健康获得感

在9月24日举行的上海市健康科普项目建设交流推进大会上,上海率先在全国推出由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专项计划与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成效显著,创新模式示范引领,海派科普人才辈出,项目成果在上海有效推广和应用的同时辐射全国,致力打造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知识体系,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和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高品质”呈现与“创新力”涌现

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副处长崔元起介绍全市健康科普项目开展情况。上海自2021年起率先在全国推出由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专项计划,已连续开展四年,2024年度首次推出面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健康科普专项”,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健康科普提供政策支持;同时,本市自2022年起率先在全国推出由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已连续开展三年,截至目前,科普专项、科普引领人才、科普青年英才合计分别立项226项、61项、95项,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能力建设,遴选高素质、专业化健康科普人才。

据了解,第一、二批健康科普专项共结项94项,包括科普文章、科普视频、平面材料、课件等在内的4226条成果产出上传至上海市健康科普资源库,系统性开发各类主题资源包,强调核心知识技能,分为入门核心阅读、中高级延伸阅读,输出大批优质健康科普作品,项目成果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包括中央及上海主流媒体,传播量超1.67亿人次。

据统计,目前已推出包括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等在内的科普作品7200余部,以及科普活动1000余场,传播量超5.2亿人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270余个科普奖项,实现1200余名科普人才能力提升。

此次大会上,7位来自本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科普项目负责人代表进行精彩交流与分享。“我们通过三套机制,实现三大创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余飞介绍,该院建立一套培养机制,首席科普官、科普训练营、科普电视台、科普创意转化中心等,把医学专家培养成医学科普家;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既有行政视角的学科考核,又有党建视角的支部考核,让医生更加主动做科普;建立一套运行机制,科普标准化、规范化,让医生知道如何做高质量科普。由此,实现三大创新:科普从“单打独斗”到“集团军作战”,精准对接患者需求;在“科技联合体”基础上融入“科普联合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进行源头科普;业务与科普充分融合,例如通过科普书随文二维码,可直接对接预约挂号系统。最终实现三方获益:医生科普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医院通过高质量科普扩大服务半径,患者改变“重治轻防”理念而得到健康。

“大咖”的动力与“幽默”的信念

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线上线下……如今已建立科普“全媒体矩阵”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崔松介绍,他在各类科普平台发布受课题资助的科普视频共437部,累计播放量2000余万。在项目资助下,他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大力推进健康科普培训并获得热烈反响,共有50多人次接受培训,其中12人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各级科普比赛中荣获个人与作品等各类奖项;在项目资助下,他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评估,开设通识课程《医学健康传播》,共邀请教师5人,有60余位本科生选课。多年科普事业中,他也培养出自身专业的中医药科普团队,并有1人进入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2人进入上海市健康科普专家库。

医学科普不仅要专业,还要有趣。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颈椎外科副主任曹鹏认为,幽默让医学不再遥不可及,也让观众更愿意主动学习。他诉说对健康脱口秀的深切感受,“脱口秀形式的科普不仅能让观众轻松理解严肃的医学内容,还能通过幽默的表达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作为一名医生和科普创作者,他始终坚信:用创意和心思来感染观众,可以创造出真正有价值,并能触动人心的医学健康科普作品。

“成长之路”与“圆梦之旅”

“从社区中医到健康脱口秀的跨界尝试,从科普选手到科普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从自我尝试到健康科普品牌的建立布局……”这是杨浦区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健康促进部部长陈佳杰的“成长之路”。

他承担组建以李兆申院士为团长的“人民城市健康科普讲师团”的任务,组成跨学科“杨浦区健康科普顾问团”,打造体医融合项目让退休的岑阿姨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说出自己的故事,“健笑·健康脱口秀”让更多区域内医务人员通过选拔进入健康脱口秀的视野,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举办的“Health Up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内训会”致力提高区属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健康科普能力……在健康科普专项帮助下,构建一个覆盖全区的健康科普人才网络,打造健康科普品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科普格局。

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副院长秦骏则将健康科普专项视为自己的“圆梦之旅”。立足“结直肠”,基于“方法论”,他建立“菁华满庭团队”,研究网络搜索端的公开数据库,对大众科普需求进行调研,以一套主题课程为核心,在不同细分领域切入,充分考虑百姓“由症及病”的认知顺序,形成从“一知半解”到“超级理解”的全覆盖。科普读物、短视频,参与录制多档电视台节目和平台直播,“秦主任小课堂”播放总量超过3000万。“这一切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健康传播者,科普不仅是解读政策和回应关切的重要途径,其内在情感情绪能让知识传递变得有温度、接地气,从而直抵人心。”他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的感触是,科普一定源于临床,归于诊疗,服务健康!”

“600号名片”与“沉浸式+科普”

“从科普文章到科普短视频,从科普情景剧到科普漫画,从科普播客到科普文创……我是乔颖,一名精神科医生,也是一名医学科普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宣传处处长乔颖动情地说,“科普人才项目,进一步加深我与医学科普的不解之缘。”

她用两个故事分享这段“情缘”:第一次在方寸之地探索创新,依托科普人才项目,邀请媒体开展“思想碰撞”,以专栏形式聚焦重点人群和社会热点;第一次将医学科普和城市文化深度融合,团结社会各界力量打造一系列“600号”科普文创和科普活动,将精神心理科普通过文化传播形式走到百姓身边,医学科普和城市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正是上海文化的底色之一,成为独特的“城市名片”。

“如今,‘沉浸式+’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我们也通过打造‘沉浸式+科普’,探索打破健康教育的传统单向传播局限,实现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学习接受的理念改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传处处长齐璐璐说,第一阶段是“创作的沉浸”,《健康辟谣日历》用孩子熟悉的语言方式粉碎健康谣言、解读健康知识,在衍生课程中邀请青少年参与漫画科普解读;第二阶段是“声音的沉浸”,推出《健康三十六计》科普动画短片,并尝试“方言科普”广播剧,最终形成108个沪语医学科普作品;第三阶段是“演绎的沉浸”,在拍摄科普视频和微电影时,不仅邀请专家出镜讲述,还征集很多科普视频的受众参与拍摄,与专家互动。

今年3月,中山医院原创的全国首个综合类医学科普剧本杀《谣言迷宫》问世,为“健康谣言粉碎机宇宙”开辟一个新维度,也让“沉浸式+”从单个感官的沉浸升级到全方位沉浸,从特定一批受众的沉浸到全人群、可反复体验的沉浸。如今《谣言迷宫》已开展35场,并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合作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基地。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越来越多人走进这个奇妙的科普“宇宙”。

“从0到1”与“从1到10乃至100”

“今天的大会,有两个标志。第一是标志着上海健康科普的‘从0到1’。”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推出由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专项计划与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这是上海在全国的又一次率先之举,充分体现健康上海对于科普工作的大力支持与有效保障,正因为营造了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包容与开放的环境,才能让健康科普人才生生不息,才能让健康科普创新层出不穷。

“第二则是标志着未来上海健康科普‘从1到10乃至100’。”王彤说,通过专项持续开展,进一步明确定位、规范管理、更出佳绩,加强健康科普人才梯队建设,带动更多医务人员投身健康科普,不断推出具有示范引领意义、创新价值的健康科普,产生更多优秀健康科普作品、人才、品牌。

下一步,上海将加强成果推广应用、精选重点项目、持续深度推广,强化与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联动,完善“市级管理员-联络员-专家”的三级工作网络,实现“两库”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科普服务资源下沉基层与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主阵地”“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优质资源供给,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深化健康上海建设,提升广大市民的健康获得感。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