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魔咒,百岁老人髋部骨折后手术成功

百岁老奶奶不小心在家摔倒,被诊断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后,老奶奶一翻身就剧烈疼痛,夜不能寐,大小便无法自理。骨折后的第三天,疼痛难耐的老人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创伤骨科急诊,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并愿意承担所有风险。

股骨转子间骨折,被称为老年患者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若采取保守治疗,会引起隐性失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很高。虽然尽早接受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最佳手段,但对百岁老人而言,无论麻醉,还是手术,风险都极高。为帮助老人解除痛苦,仁济医院创伤骨科决定勇闯年龄禁区,为老人实施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赵延华为老人进行了评估,决定实施腰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由仁济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李占玉、主治医师周春实施,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出血仅50毫升。术后,老人顺利返回病房。术后次日,老人已能自己吃饭、翻身,且能在家属陪伴下在床边坐半小时。术后5天,老人被转入仁济医联体医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image.png

特别提醒:高龄并非手术禁区,老年患者应争取手术治疗

李占玉指出,很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因害怕手术而选择保守治疗。其实,保守治疗并非真的安全,患者可能会面临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种问题,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而且,骨折端持续失血,会引起严重贫血,也可能使原有疾病加重。因此,只要能耐受麻醉,老年患者还是应争取尽早手术,恢复行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若有贫血,术中和术后还可以及时输血。

手术时机的选择很重要,一般建议患者在骨折24小时内接受手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骨折后36-48小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全身情况差、内科疾病多的患者,最迟要在72小时内接受手术,因为这种手术是救命手术。

术后康复时机也很重要。若全身条件允许,患者应在术后24~48小时内,在康复科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当然,“早下地”和“早负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手术后,患者可以早下地活动,但患肢能否负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不稳定的转子间骨折,负重太早容易导致内固定失败。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