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高龄老人脑梗死后紧急取栓,闯关成功!年龄不再是取栓治疗禁忌!

“101岁,下午三点发病、昏迷、左侧肢体偏瘫……”3月10日19点28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的急救微信群弹出一条急诊预报信息。这枚深水炸弹般的急救信息和平时的脑梗死抢救有所不同,因为病人是一位101岁老人,这样的百岁老人很少有抢救成功的经验,但是高龄从来不是医生们放弃的理由。急救小组在做好详细评估的同时,争分夺秒挽救缺血组织,在短短一个小时内,病人接受了动脉取栓治疗。在这场与百岁高龄老人的生死时速般的抢救中,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在动脉取栓的年龄跨度上又迈出了一步! 

3月10日傍晚,120载着昏迷老人驶入仁济医院,急诊卒中小组已经守候,并启动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经检查评估,确认老人患有急性右侧颈内动脉栓塞、脑梗死,头颅CT灌注提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低灌注并存在“缺血半暗带”。

万杰清介绍,看到患者的年龄,团队医生心中不免有一丝顾虑。中心成功取栓的年龄最大的病人是94岁。像这样的百岁老人,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经验和报道都少之又少。最大难度在于老人脏器功能不佳,要经历全麻、复苏、血栓取出困难、血管再通后再灌注损伤等一道道难关。

mmexport1679491064923.jpg术前、术后脑部血管CTA成像 

为最大限度地挽救老人的生命,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的病情、治疗获益和潜在风险对家属进行了详细解释和沟通,麻醉科、导管室严阵以待,重症监护室保障到位。完成全身麻醉后,吴慧医生迅速开始取栓治疗,取出两块血栓后,病变侧血流完全恢复,守护仅耗时一小时就顺利结束。术后,老人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mmexport1679491068698.jpg

顺利闯过第一关后,医护人员并没有松懈。术后次日上午,老人顺利复苏,意识完全恢复,还能进行言语交流,原本偏瘫的左侧肢体也能自行举起。所有人这才长舒一口气。 

作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卒中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增加。根据《2018 AHA/AS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针对机械取栓适宜人群的推荐,患者应该接受机械取栓的年龄标准是≥18岁,并没有上限。因此,高龄不再是不宜进行取栓治疗的理由和依据。

万杰清指出,就像我们用“组织窗”替代“时间窗”来评估患者的再灌注治疗一样,“年龄窗”也会逐渐被排除在治疗禁忌之外,而改用对缺血情况、家属意愿、病人全身情况等的全面、科学评估来指导治疗。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