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在7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病媒生物防制科普教育推进发布会获悉,上海通过居家病媒生物防制云课堂、病媒防制科普登录云平台、蚊虫应急处置科普工具包、“小小爱卫”病媒生物防制表情包等一系列全国领先的创新探索,大力推进病媒生物防制科普教育。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爱卫办、东方网、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徐汇区爱卫办、东方社区数字苑承办,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上海市病媒生物防制实训基地协办,共同推进“专业引导、资源共享、社会参与、民众响应”的上海市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持续助力健康上海行动。
“看家本领”大发挥,“两个中心”齐发力
病媒生物防制与市民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爱国卫生运动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健康上海建设的基础工作。市爱卫办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积极传播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介绍,作为爱国卫生工作的“看家本领”,市爱卫办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病媒生物防控科普,联合高校与专业技术机构打造全国首个面向社会的病媒生物防制实训基地,2023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式成立。依托实训基地开展面向餐饮、物业、学校、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行业管理人员线上线下培训,参与人员超20万人次;举办全国首个“病媒生物防制科普技能培训班”,提高病媒生物防制人员科普能力。目前大力推进“上海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普教育专项计划”,重点打造“重点行业大课堂、互动游戏云课堂、从业人员小课堂、防制知识微课堂”,全面营造病媒生物防制合力共治的社会参与氛围。
作为病媒生物防制专业技术机构,“两个中心”大力开发病媒生物防制科普作品。市健康促进中心推出“怎么不让蚊虫叮咬”系列科普,制作早春灭蚊、孳生地查找、物理防灭蚊等短视频,提升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市爱卫办牵头打造全国首个“蚊虫应急处置科普工具包”,引导社区干部、广大市民、专业防制人员等掌握必要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各区广泛开展宣传科普,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0万余份、告知书30万余份,并积极探索自媒体、多媒体手段创新病媒生物防制科普方式,涌现大批优秀科普作品,如黄浦区《黄小普病媒生物防制系列小科普》、静安区《博物馆之夜“爱卫+自然”体验式科普宣教》、徐汇区“疾控小姐姐”《虫虫国历险记》、松江区《面向居民家庭的病媒除虫防病知识系列科普》、青浦区《爱卫之声说四害》等。市健康促进协会则牵头发布内容丰富的科普文章,引导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做好日常防制服务,并向服务对象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据了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治实用科普资源包”入选“2024年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虫虫科学咖啡馆”公众号负责人、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飞入选“2024年上海市健康科普青年英才能力提升专项”。作为健康上海行动重要内容,病媒生物精准智能防控也将纳入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专项。本市将通过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社会共治,引导市民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共同打造远离虫害的健康生活环境。
互动体验“云课堂”,课程发布“云平台”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科普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广泛覆盖和精准传播。当前本市重点打造的“四类课堂”中,“互动游戏云课堂”以病媒生物生活习性、侵入渠道、防制要点和处置方式等为科普内容,设计关卡、道具和知识点,引导市民通过互动方式逐步掌握相关知识。
会上获悉,以居家病媒生物防制为主题的“互动游戏云课堂”正式纳入“电竞上海”市民赛平台,让市民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学会病媒生物科学防制。“云课堂”针对手机竖屏设计,难度设置为适用于初高中学生和社区居民水平,各个关卡模拟居民家庭常见环境如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玄关、阳台、空调管道、楼梯间等场所,每个关卡设有不同任务,涵盖病媒生物防制各方面,包括识别不同病媒生物、选择正确防护措施、整理居家环境等,不同主题的关卡根据学习进度逐步解锁,从每一关涵盖一项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点,到每一关综合考察一种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再到每一关综合考察多种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循序渐进提高知识技能。只要微信小程序搜索“居家病媒生物防制云课堂”,或扫描二维码(见附件),即可找到游戏入口。
同时,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训基地创新课程设计,探索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适用于不同场所重点人群的培训模块。会上,实训基地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介绍,科普课程正式登录东方网东方社区数字苑,将通过东方数字云平台发布,便于社会各类人群通过东方网东方社区数字苑获取相关课程内容,有利实训基地课程推广,拓展培训人群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意识。
东方网常务副总裁高彬翔表示,近年来,东方网东方社区数字苑与市爱卫办在基层爱国卫生服务及社区宣传等方面形成长期紧密合作。数字苑扎根社区,服务群众,也是市爱卫办面向社区基层的工作站,此次深入合作,将进一步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数字苑根植社区、数字赋能的优势,共同探索公共文化和公共卫生的有效融合,让申城社区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丰富科普“工具包”,健康潮流“表情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本市依托病媒生物防制实训基地,不断丰富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内容,推出“蚊虫应急处置科普工具包”,包含发生蚊媒传染病或蚊密度异常升高时的应急处置科普教育,此次会上正式推出。
据介绍,工具包以一个蚊媒传染病媒介处置周期25天时间为主轴,聚焦蚊媒应急监测和控制、公众健康教育等,开发全流程、全场景和全分工的科普教育材料。其中包含三套“卡”:一是处置人员角色“任务卡”,如科普应急监测、效果评估、蚊媒孳生地控制、空间喷洒、滞留性喷洒等,规范相应人员具体工作内容和操作技术技能要点;二是重点场所和单位防蚊灭蚊“提示卡”,指导医疗机构、公园绿地、机关单位、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学校和住宅小区等规范开展防蚊灭蚊;三是公众科普教育“知识卡”,科普登革热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以及正确防蚊措施、蚊媒应急处置期间公众需要配合事项等。
此次会上,还有一套充满趣味的“小小爱卫”病媒生物防制表情包精彩亮相。市爱卫办集思广益,打造“小爱”与“小卫”这对“病媒防制科普CP”,以爱国卫生运动标记为特色,以年轻可爱诙谐有趣为风格,探索与时俱进的海派病媒生物防制科普文化,通过“防虫害、清积水、要清洁、爱卫生、人人参与”等各种表情,以“朋友圈”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提升广大市民的病媒生物防制意识。
会上特别颁发徐汇区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科普宣讲员证书。据了解,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徐汇区卫生健康委组建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宣讲员队伍,致力引导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区成果。
同时,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牵头的《病媒生物防制最前沿 科普教育服务主阵地》科普教育发展共识发布,面向上海市病媒生物防制专业服务机构,包括推动多元主体共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履行病媒生物防制社会责任、建立科普队伍发展机制、拓展科普发布渠道、遵守健康科普知识服务的原则、加强科普教育服务宣传引导等主要内容。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病媒生物防制预备队(2023-2025年)12支队伍作为首批社会机构响应共识。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爱卫办主任陆韬宏表示,今后本市将以“三全”更好推动病媒生物防制知识传播:一是“全系统聚力”,构建行政管理、技术防治、公卫学科、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工作体系,完善科普专家库、资源库以及传播机制;二是“全人群普及”,推动病媒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加大与主流媒体、新媒体合作,尤其用好上海市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和上海健康频道,联动传播扩大健康科普效能;三是“全方位开发”,结合市、区健康科普项目,开展科普作品征集活动,推出更多病媒生物防制科普优秀作品,增加优质健康科普资源高质量供给,不断提升市民健康获得感,为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附:“居家病媒生物防制云课堂”二维码
(首次使用需要注册,注册账号只允许填字母或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