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部单家医院医学史研究专著《仁济济人:仁济医院早期故事》首发


6月2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第三届院史论坛在仁济东院成功举行,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苏精教授撰写的《仁济济人:仁济医院早期故事》一书首发,这也是上海首部根据医院建院史料,包括手稿、档案、年报等完成的单家医院的医学史研究专著。

TIM图片20190624202659.jpg

院史论坛上,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刘士永、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晞、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教授苏精等4位医学史领域知名专家分享了关于仁济医院历史的重要研究成果。

会上还举行了《仁济济人:仁济医院早期故事》的首发仪式。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郭莲在致辞中表示,苏精教授在这本书中以大量史料为主要依据,精选医院早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成就,详细阐述了仁济医院创办、发展过程中对中国西医学发展的贡献。这本著作的出版对于今年正值175岁的仁济医院来说,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生日礼物。

TIM图片20190624202749.jpg


据悉,《仁济济人:仁济医院早期故事》以仁济医院建院初期的档案手稿与年报为主要依据,精选医院早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成就进行分析与解读。全书分六篇详细阐述了仁济医院创办、发展过程中对中国西医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西医学的引入,西医医疗机构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国本土西医人才培养,中国护理教育的早期情况等。末篇对仁济医院建院初期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与解读。这是目前国内较少的专门以一家医院的历史文化为蓝本开展的医学史研究的学术专著,为社会和医学史研究者认识仁济医院的早期历史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

苏精也在发言中指出,很荣幸能通过三次院史论坛与仁济医院结下不解之缘。这本书的问世,既是对他多年研究仁济医院早期历史文献所做的一份小结,更是献给仁济医院建院175周年的一份心意。

 

我国第一套西医学专著

张大庆教授分享了对仁济第二任院长、医学翻译家合信(Benjamin Hobson)与他的著作《西医略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他用比较研究的视角考察该书可能参考的英文医学著作,探讨了该书对晚清时期中国西医传播的价值及影响,阐述了西医学在中国的萌芽和早期发展情况。他指出,合信编译包括《西医略论》在内的五本医学、科学图书(合称《医书五种》)的缘由,是为了在19世纪中叶的中国传播西方医学和科学理论,培养更多的本土西医学人才,为中国百姓服务。


近代上海最早的公共卫生引入者

高晞教授代刘士永教授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卫生”一词在近代中国的由来,以及仁济医院自建院起就一直在上海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体系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她指出,作为上海首个西医医院,仁济医院在建院初期所提供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不管是推广种痘服务,或是编印医学专著以及制作通俗易懂的卫生宣传小册子;不论是积极实践的西医理论,抑或当时服务的项目和救治的对象,甚至是在转变当时社会对健康的某些误区和偏见观念上,仁济医院无疑都是当时中国在西方医疗卫生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突出代表,成为时人或后世学者彰显中国“现代性”最常被用的事例。从这个意义上讲,仁济医院在建院初期,就为了推动社会公共卫生、城市管理、医学科学传播等方面的“现代性”、“创新性”而不懈努力,直至今天仍是如此。“于是,当学界把上海工部局作为中国都市管理“现代化”的思考脉络中,恐怕不经意间把仁济医院在其中的医疗卫生功能,赋予了医疗现代性上的涵义。 ”


第一场西医学考试与中国近代第一次红十字会演习

高晞教授从一场于1888年7月在仁济医院举行的“医学考试”入手,向听众娓娓讲述了这场在今天看来相当平凡普通的医学操作考试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她指出,这场考试的考试科目包括助产、临床医学操作、外科理论与实践、药物治疗学、创伤与急救5项,考官共9位,分别来自美、英、德、法四个国家。这既是中国第一次西医操作实践考试,又因创伤急救考场出现红十字标志,经过《申报》报道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红十字会演习。它给当时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却远不止是一场考试那么简单。它不仅是中国西医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更首次将“医学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公诸于社会。因此,这场考试既是仁济医院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更是医务工作者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红十字精神在中国的萌芽。


 正式注册中国近代第一批护校之一

苏精教授通过分享其多年研究过程中所收集收藏的大量来自英国伦敦会的年报、照片、微缩胶片、手稿信件等原始资料,为听众还原了1891-1940年间仁济医院的护士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状况,以及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和护理教育的萌芽和发展的历史。他用严谨而生动的语言,向听众展现了最早一批仁济护士们为医院乃至中国护理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他指出,正是在一代代仁济护士的努力下,中国的护理教育才能从仁济这片沃土开始,不断生根发芽、发展壮大。1914年开办的仁济高级护士学校是当时中国正式注册的第一批护校之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护士,也为中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仁济护理人对中国、乃至世界护理事业的重要贡献。

(仁济医院 王昊宁 袁蕙芸)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