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原创科普舞台剧《养生医家》迎来首演。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携主创团队亮相并分享创作心得。
据悉,该剧是近年来仁济医院精心打造推出的高质量医学科普作品之一,除了6场面向社区民居、学校师生开放的现场演出外,还将于10月27日在澎湃新闻客户端上进行全网直播,供公众免费观看。
精雕细琢孕育原创科普舞台剧
“我回来啦!”伴随着一句清脆甜美的女声,《养生医家》科普舞台剧拉开了序幕。围绕中学生囡囡“长痘痘”这件小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共识。
当听到14岁花季少女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服用避孕药时,在场观众无不惊讶。经过台上医生爸爸的解释,在场观众明白了,原来这种短效避孕药不仅能改善“痘痘”,还能治病。
而当看到爷爷被鱼刺卡住喉咙、用土办法咽了一大口饭,导致鱼刺卡得更深无奈送医时,家住峨山小区的赵国强老伯深有体会:“简直就是真实还原了我自己当时的情形!”
近1小时的三幕剧,为观众讲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冠心病、鱼刺卡喉、胃肠道疾病的防治知识。七位主要演员中,四位是医生、护士及医学生,从“编”到“演”,医护人员全程参与,力图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普及科学且易懂的健康知识。
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副主任、妇产科医生庄旭在剧中饰演医生爸爸一角,他告诉记者,剧中医生爸爸想要给家人做科普,家里人却听不懂,因为他在做科普时使用太多专业术语,科普效果欠佳。医生做科普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
舞台创作源于“科普”初心
《养生医家》融合话剧及音乐剧的表演形式,旨在通过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小事,传播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传递科学正确的健康观念,传授实用易学的科普方法。上海歌剧院院长、享誉国际乐坛的中国指挥家和钢琴家许忠先生为舞台剧倾情作曲,他表示,这种融合演绎的方式,对于艺术创作和健康科普来说很有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这台科普舞台剧让科学之光照亮人们的生活,为大家的健康之路保驾护航,教会老百姓获取健康知识的正确方法。”本剧总策划、总监制及编剧闵建颖分享了创作这部原创科普舞台剧的初心。她指出,医学科技飞速发展,当代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肠胃病等常见病,大家从各种途径获取健康知识,很可能被五花八门的信息干扰,误信不科学或伪科学的“科普”。医务工作者应该站出来,引导老百姓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有趣、有料、科学”的科普。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黄景誉指出,《养生医家》科普舞台剧将“医术”与“艺术”相融合,以新颖的表现形式,将科普知识传递给老百姓。融入其中的歌剧元素,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音乐与视觉的享受。
舞台剧导演朱旭分享了此次创作历程:“医护人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与排练演出,非常不容易。下了手术台、出了门诊室,他们披星戴月而来,令人动容。而歌剧院的演员们,也通过参与这场科普舞台剧学习了不少健康知识。”
近年来,仁济医院全力推动医媒融合,打造“仁”人科普新格局,将健康科普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持续放大“仁济科普”品牌效应。除名医大咖坐镇科普工作外,越来越多青年医师加入健康科普队列,孵化出的科普作品既优质又“吸睛”,仁济科普品牌也越来越响亮。在2022年上海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中,仁济医院位列全市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