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仁济超声专家为肿块“验明正身”

      去年,张女士在年度体检时被发现脾脏内有一个直径36毫米的低回声团块。进一步进行磁共振检查,考虑为脾脏血管瘤。今年体检时,张女士要求进行CT检查。结果提示:脾脏占位,较去年明显增大。B超检查也发现,脾脏内低回声团块较去年明显增大,直径约48毫米,向外凸起,似与膈肌分界欠清,考虑恶性可能。

这个肿块竟可能是个恶性肿瘤?张女士焦虑极了,几乎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12月2日,她慕名找仁济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姜立新,希望能够明确肿块性质。经超声检查,姜立新发现患者脾脏内的低回声团块约48*37毫米,稍向外凸起。不过,该团块虽与膈肌联系较密切,但仔细移动探头可以发现该团块与膈肌是有相对运动的,分界相对较清楚。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块上半部分无明显血流信号,而肿块下半部分血流信号较丰富,见一支粗大血管从肿块周边进入肿块内,考虑张女士一年来并无不适症状,姜立新认为,可能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脉管源性可能性大。

image.png

为进一步明确肿块组织来源,姜立新为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团块相比正常脾脏组织呈快速增强,排除血管瘤和错构瘤可能;且达峰后该团块呈均匀高增强,不符合血管肉瘤内常有明显的出血、坏死这一特征,故排除血管肉瘤可能。

为了解除患者的困扰,给这个肿块“验明正身”,姜立新通过对超声造影下的影像进行反复播放,终于发现了一丝可疑之处:该团块在动脉期隐约可见细小的、窄条状的低增强带,呈现从中间向周围的放射状改变,仔细一看,原来是由于该团块离膈肌比较近,随着病人呼吸胸廓起伏,对脾脏的造影造成了运动伪影的干扰,使得这些极其细小的、窄条状的低增强带受呼吸干扰显示不清。而该团块中央的中央瘢痕加上放射状窄条状形成了“轮辐征”样结构。根据这个发现,姜立新认为,这个团块属于脾脏内血管组织的良性结节样病变,可确诊为“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转化(SANT)”。

据姜立新介绍,SAN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的脾脏非肿瘤性、良性、血管增生性病变,好发于中年女性,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偶有病例出现腹痛症状。而超声图像中的“轮辐征”是该病的一种特异性表现,对明确诊断有很大价值。虽然SAN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液系统会受到影响,出现贫血、消瘦等情况,而手术是该病唯一根治方法。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