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岭院士:我国心血管发病率居高不下,解决微血管病变是防治关键

2021年3月20日,第十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钟南山、陈凯先、杨胜利、张运、吴以岭等近20位两院院士,以及国内权威中西医专家通过线上线下齐聚大会,就中医络病理论在多领域疾病防治中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展开深入学术交流。

在院士论坛环节,吴以岭院士作题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

无标题.png

吴以岭院士作报告


吴以岭院士指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现有患者3.3亿人,每5位死亡者中就有2人死于心血管病。《美国微循环杂志》提出,心血管病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是形成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及加重因素。微血管既承担着运输血液的功能,又是血液与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对维持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吴以岭院士强调,微血管病变是全身系统性病变,是国际医学界的难题。微血管病变是心、脑、肾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是防治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关键。

中医认为,遍布人体全身的脉络系统负责运行血液,脉络中最细小的“孙络”与西医的微血管高度一致。基于此,吴以岭院士提出了“孙络-微血管”这一概念,为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找到了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并开展中医脉络学说的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的相关研究。而在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制的通络中药通心络胶囊被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具有保护微血管的功能。

在临床研究方面,吴以岭院士指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项目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了大量临床试验,通心络解决了“急性心梗后无再流”的世界医学难题;参松养心胶囊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治疗提供了新药物,填补了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芪苈强心胶囊明显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芪苈强心循证研究发表在国际循环顶尖杂志《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

据悉,“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所获奖项系2019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该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奖。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