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来临,沪上妇科专家呼吁推广HPV疫苗接种,积极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第四大最常见癌症,同时是我国第一大妇科恶性肿瘤。2020年我国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约5.9万,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今年“两会”期间,数位与会代表呼吁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等方式提升HPV疫苗接种率。”三八”妇女节前夕,“消除宫颈癌,健康中国在行动”科普巡讲在上海举行,旨在提高适龄女性对宫颈癌预防的关注度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中心行政主任汪希鹏教授表示,宫颈癌是世界上首个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直接预防的恶性肿瘤。接种HPV疫苗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可预防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自2006年HPV疫苗获批上市以来,已在全球应用十余年,使千万女性远离了宫颈癌的威胁。

图片1.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中心行政主任汪希鹏教授

 

 “疫苗+筛查”,共筑“宫颈健康防线”

汪希鹏教授介绍,在中国,约84.5%的宫颈鳞癌与HPV16、18型感染有关。多个性伴侣、过早开始性生活、与感染HPV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自身抵抗力下降等都是可能导致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接种HPV疫苗是消除宫颈癌的一道重要防线。同时,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也应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为宫颈健康构建“双重保障”。

汪希鹏教授特别提醒,育龄期女性是HPV感染的易感人群,由于宫颈癌在孕期进展比较迅速,有备孕计划的女性应该在孕前进行宫颈癌筛查。

 

无需纠结“疫苗价数”,尽早接种是关键

关于HPV疫苗的接种建议,汪希鹏教授介绍,由于性行为是感染HPV的主要途径,所以在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中接种HPV疫苗将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14岁的女孩作为首要接种对象,我国的《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建议重点接种对象为13~15岁的女孩。因为与15岁以上女性相比,15岁以下女孩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更高,效果更好。已经发生性行为,甚至已经生育过的女性,也应该尽早接种,以便尽早获得保护,降低未来患病的风险。

由于目前有三种价数的HPV疫苗可供选择,故很多女性对该疫苗存在“选择困难”。对此,汪希鹏教授指出,现有证据表明,目前已问世的几种HPV疫苗对预防16型和18型这两种高危HPV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癌的有效性没有差别,“价数高”不等于防癌效果好。反之,由于二价疫苗上市时间长,安全性更有保障。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接种了哪种HPV疫苗,女性还是需要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双管齐下”做好宫颈癌的预防工作。


HPV疫苗安全性有保障,可提供足够长时间的保护力

关于HPV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汪希鹏教授解释道,HPV疫苗是重组蛋白疫苗,不含病毒DNA,没有致病性,不会因为接种HPV疫苗而感染HPV。值得一提的是,除疫苗抗原型别外,佐剂也是疫苗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上市的几种HPV疫苗使用的佐剂有所不同,其中,创新佐剂的应用会激发机体产生较高的免疫应答,产生更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

针对女性非常关心的疫苗保护时效问题,汪希鹏教授表示,相关随访数据显示,HPV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是确切的。基于临床数据的数学模型也预测HPV疫苗具有长期保护效果,权威组织目前认为HPV疫苗不需要加强接种,这意味着接种HPV疫苗后,可以为女性提供足够长时间的保护。


精彩回顾